特色工作介绍(浙江师大)

发布时间:2007-10-30


创建精品学术讲坛 培养优秀教育硕士

——记陕西师范大学“曲江讲坛”系列学术讲座

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处

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高等师范学校则是培养高素质师资的主要部门。大力加强师范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和教师教育的需要,也是志在从教的研究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教育硕士自然也不例外。

陕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重点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校,是培养西部地区高、中等学校教师和教育管理干部的摇篮。教育硕士是我校研究生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我校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承担着西北地区中小学高素质教师培养与进修的主要任务。我校作为首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自1997年开始相关工作以来,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及院系高度重视教育硕士的培养工作,除了狠抓教育硕士学员专业素质的培养外,还对他们的文化素质给与了高度的重视,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是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对研究生进行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从而使其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得到明显的提高。本着这样一种办学理念,学校从教育硕士试点工作开始起就想方设法发掘、利用校内外资源,积极营造培养文化素质的环境,并开展了一些富有针对性的学术活动。其中也包括开展一些层次不同的学术讲座活动。尤其是2004年以来,我们吸取了以往的经验,对开展的活动进行规范,正式创办了“曲江讲坛”这样一个高层次的学术平台,面向全校研究生。其主要目的之一,也是要努力创建精品学术讲坛,培养优秀教育硕士。

“曲江讲坛”由研究生处领导和策划,由研究生会具体承办。经常化和高水平是其独特的优势,经过三年的精心打造,“曲江讲坛”已经成为我校各类研究生学术交流的重要阵地,成为学校领导和师生津津乐道的名牌之一。为了教育硕士能够更加开拓视野,及时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的最新动向和发展趋势,更好地适应我国新时期基础教育的要求,学校特为教育硕士举办了“曲江讲坛——名师讲座”系列,其主要内容分新时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外语教学的重要性以及人文气质的熏陶等三个主题系列。

针对当前国家中学课程改革的现实,为了使我校教育硕士学员从更高的层次掌握国家教育改革的趋势,更加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曲江讲坛”曾陆续邀请了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卢家楣教授,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刘明,国家中学物理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西南大学物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廖伯琴教授分别为我校教育硕士分别作了《运用当代情感心理学理论,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高中新课程改革与教师教育》和《高中物理新课程的进程和发展》等专题报告。他们分别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对我国目前进行的新课改作了阐释。卢家楣教授从社会需要、教育现状、教改经验的角度透视了情感在新课改中受到高度重视的原因,指出了现代社会情感的荒漠化、传统教育中情感培育的缺失等不良现象。报告主要对如何在新课改的目标、内容框架下运用当代情感心理学成果来指导教育实践的问题作了深入浅出的解说。教授提出,教师、学生、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三大情感源点,首要问题是要了解课堂教学中三大源点的情感现象,并就教师和教材的情感问题、情感教育的价值等问题作了相当精辟也十分精彩的阐述。刘明局长则结合深圳市及广东省新课改的具体情况,对现代型教师的能力和素养、现代教育的理念等几个角度对新时代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他还针对高中新课改与我校的教师教育谈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教育思想引导教育行动,只要教育思想到位了,适应新时期的课程改革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廖伯琴教授则专门针对1999-2007年间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发展变化所蕴含的现实意义,尤其是物理课程中的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作了详细的解释,她尤其强调了高中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等方面的独特作用。另外,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专业支持组专家、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刘良华博士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顾之川博士,西安市教育局教研室汪香志研究员,陕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杜鸿科教授也先后应邀走上讲坛,就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了相关报告,他们的报告使我校教育硕士对当前的教育形势有了更加准确的认识,并受到极大的启发。

“曲江讲坛”还充分注意到了外语教学在当前社会背景下的重要意义及艰难状况,同时考虑到教育硕士迫切的现实需要,我们专门策划并组织了外语教学系列讲座,先后邀请了四川省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四川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石坚教授,陕西省外语教学研究委员会会长、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白靖宇教授,美国著名中国现代史研究专家、陕西师范大学名誉教授雪莲女士分别作了题为《英语学习与英语写作(English Learning and English Writing)》、《研究生外语教育与21世纪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回顾与展望——一个西方人眼中中国30年来的变化(1977——2007)(Moving Forward & Looking Back——A Westerners View of Changes in China During 30 Years Evolvement(1977—2007)》等系列讲座。讲座中,石坚教授从自身学习英语的经历谈起,向大家介绍了英语语言学习中运用的现代方法的特点和知识与能力训练等内容;他特别强调了写作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他明确指出,外语学习不能使纯粹的接受而应该是自主的创新。白靖宇教授在报告中以宏观的视野阐释了研究生英语教育与培养21世纪高层次创新人才之间的重要关系,他把高层次的外语教学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创新能力的培养紧紧联系起来,就外语能力的创新能力的内涵、外语学习的策略、动机和动机等角度对外语能力的培养作了新的阐释。雪莲女士以一位在中国生活了30年的美国人的身份就30年来眼中中国的变化作为主要内容,讲述了中国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发展和思想的变化,特别是对外交流的巨大成就,给在座人员带来独特的感受。

教育硕士作为高层次的中小学教学人员,科学研究是他们相对其他教师的特性,为了配合学校对教育硕士科研能力的培养,有关科学研究方法及中西教育比较的报告也屡屡出现在“曲江讲坛”的计划中,陕西师范大学新闻出版科学研究所所长、《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张积玉教授在《学术论文的学术性》专题报告中针对研究性学术写作规范与写作方法的讲解,教育部“长江学者”、浙江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郑强教授在《人文素质与创新意识》报告中就高素质人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教育重要的就是铸就精神”“、为祖国服务,应成为受教育者求学的最大动力”理念的阐发,著名美籍华裔教育家、美国乔治亚州肯尼索州立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兼终身教授、美中教育联合会主席万毅平博士在《教育国际化—美中教育比较》专题报告中就中美两国教育制度利弊的比较,美国麻萨诸塞州Gordon College研究生院院长Malcolm L.Patterson 博士在《西方教育方式及管理》专题报告中就西方先进教育思想和教育管理理念的讲述都使我校广大教育硕士受到深深的启发。

除了上述针对性明显、主题鲜明的专门报告外,为了从更广阔的领域内营造学校浓厚的文化素质教育尤其是人文素质教育氛围,彰显各个学科独特的魅力,使教育硕士受到更多的启发,获得思想升华、潜移默化的效果,“曲江讲坛”还定期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开展多样化的讲座,积极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人文气息,使教育硕士在校期间能够得到全身心的熏染。陕西师范大学前校长、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生导师赵世超教授,著名数学家、我校前校长王国俊教授,现任校长房喻教授等纷纷登上讲坛,对在校学生包括教育硕士予以启发;北京大学著名学者汤一介教授,武汉大学西方哲学研究所所长邓晓芒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白烨研究员,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潘宗光教授,香港福慧慈善基金会会长、香港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焯芬教授,著名画家、“黄土画派”的创始人、西安美术学院名誉院长刘文西教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测试站站长、零号指挥员郭保新上校等数十位学者和社会名流接连莅临我校曲江讲坛,吐露思想的芳华,开启学子们的心智。他们的到来不但使校内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氛围,同时也提高了“曲江讲坛”的层次,为教育硕士等各类在校学子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有效地保障了他们文化素质的稳步提高。据调查,我校每一届教育硕士在校期间都先后参加8次以上学术讲座,多数教育硕士都表示,讲坛对他们的学位论文写作也有直接的启发作用。

提高教育硕士的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是我们努力的目标,“萃取学术精华,尽现名师风范”是“曲江讲坛”的一贯宗旨,“曲江讲坛”和教育硕士教育的紧密结合,实现了我们“创建精品学术讲坛,培养优秀教育硕士”的既定目标。坚持不懈的努力促成了我校教育硕士培养水平的不断提升,也激励着我们为西部的教育事业尤其是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执笔人:杨祖培 李胜振)